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7-17 23:39:09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

寒假里,我观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集《酥·奉上一桌点心盛宴》,特别是里面介绍北方面点的部分。

我们中国人是很善于用食物传达情谊的。点心,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最为温情的部分。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构成了精巧别致的中国点心。它们与历史相连,与民俗相通。酥酥软软的点心里寄托着中国人独特的心思。东崂少村的面点高手郭秀青阿姨,做了三十多年的馒头。她做的面点栩栩如生,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了。我还知道了小麦原产于西亚,在大约400-000年前才进入的中国北方地区,但是在唐代以前人们很少吃。最初对小麦的做法是整粒蒸,整粒煮,但是不好吃。后石磨的出现才把小麦带入了中国人生命的时光。经过碾磨之后的小麦摇身一变,终于浓墨重彩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阶段的见证者。满月、定亲、祝寿,都会用红布包裹着用面塑造的心意,有了童年的味道、爱的味道、团圆的味道。这使我想起了以前回妈妈的老家胶东,都会吃到的大馒头,跟这个几乎是一样的呢。

唐宋时期,以小麦为食材的各种面点开始大量出现,最极致的是宫廷点心,如贵妃饼,萨其马。还有用面粉做成的各种水果—面果儿,造型逼真,吃起跟真的水果是一个味儿的。这个是面点大师王志强研究十几年做出的,太了不起了。

有人形容,面点就是拿着面粉作画。好的面点师,做出的不只是简单的食物,而是挥洒自如间傲然挺立的一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凝聚了面点师们的智慧与付出,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研究、实践,才有了这些如此生动逼真的美食作品。

我热爱美食,更热爱富有创造力的伟大的中华民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昨天晚上实在没时间,仅仅看了一集半,就断网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首先,最让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种毛豆腐,我吃过,在数分老师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还有臭鲑鱼和火腿汤我都有吃到诶,就是纪录片里讲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华的维度和徽州一样,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样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纪录片里说的"杭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酱鸭",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来给高中班主任带了这种当地特产,也不知道老师觉得口味怎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鸣谢单位,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单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电视台",我还以为江西的某个美食也有介绍,甚至会有万年的贡米的,但是七集看下来都没有看到关于江西的美食上场,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陕西、山西的面食,东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笋,云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庆的辣食…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就是云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么黏,吃多了容易胀气的,他们怎么会以这个为主食啊!我们只有打麻糍的时候或打年糕的时候会用糯米的。

这个纪录片确实很赞!尤其是那宣传片的首页,如果没有看到镜头最近的筷子,远看还以为是红色的写意山水画,实则是腊肉的红色纹理,那么富有文化底蕴…

我知道,我所品尝到的仅仅只限于川菜和徽菜,但是,这一记录片带我领略了中国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蕴的美食,留在脑海的不仅仅是那热腾腾的氤氲的美食热气,还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悠长,以及味蕾中对大自然最为无私馈赠的感激…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3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光,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的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可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事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4

经过漫长的等待,继《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之后,续集《舌尖上的中国2》也终于播出了。作为它忠实的观众,我和爸爸每周都会收看。

顾名思义,《舌尖上的中国》描述的是食物,并且,是中国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华文明悠悠5000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然而,从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从人气火热的重庆麻辣火锅,到金灿灿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没有哪一种美味,是可以简简单单地获得的。

当人们热火朝天地吃着火锅,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与火锅的温暖,火锅店的老板耗费一个通宵与无数晶粒翻炒三大锅辣椒,作为火锅店五天的底料。

当村民们从油坊买取菜籽油,炒出香气扑鼻的菜,菜籽油经过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尽全身的力气,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压榨。

当我们闲来无事,泡一杯蜂蜜,独坐一隅,享受这清香甘甜的滋味时,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树,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需要人们去发觉,去寻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获得汇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浇灌。

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努力,去获取自己的食物,维持自己的生命,这种坚毅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土地上的人们一直所坚信的,一直在发扬的吗?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仅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体现的中国,食物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坚毅的品格 ……此处隐藏2763个字……想借美食来歌颂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其对食物的淳朴的追求,与当今中国充满食品安全事故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象是一种最终幻想,或者纪录片策划者想借此来唤醒人们心底最根本的良知?看到纪录片又介绍了很多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食物,我又想,策划者可能还想借此来团结全国各民族?

不管如何,这部纪录片的出发点是美好的,表达方式除了新颖,更重要的是让人感动,那种从最心底处,对诚实劳动的赞美、对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的感恩及人与大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向往与呼唤,看到在纪录片里出现的那些淳朴而善良的人们,我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能感动到更多的人,还原食物及大自然本身所应包含的满足与真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1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昨天晚上实在没时间,仅仅看了一集半,就断网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

首先,最让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种毛豆腐,我吃过,在数分老师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还有臭鲑鱼和火腿汤我都有吃到诶,就是纪录片里讲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华的维度和徽州一样,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样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纪录片里说的"杭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酱鸭",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来给高中班主任带了这种当地特产,也不知道老师觉得口味怎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鸣谢单位,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单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电视台",我还以为江西的某个美食也有介绍,甚至会有万年的贡米的,但是七集看下来都没有看到关于江西的美食上场。陕西、山西的面食,东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笋,云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庆的辣食…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就是云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么黏,吃多了容易胀气的,他们怎么会以这个为主食啊!我们只有打麻糍的时候或打年糕的时候会用糯米的。

这个纪录片确实很赞!尤其是那宣传片的首页,如果没有看到镜头最近的筷子,远看还以为是红色的写意山水画,实则是腊肉的红色纹理,那么富有文化底蕴…

我知道,我所品尝到的仅仅只限于川菜和徽菜,但是,这一记录片带我领略了中国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蕴的美食,留在脑海的不仅仅是那热腾腾的氤氲的美食热气,还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悠长,以及味蕾中对大自然最为无私馈赠的感激…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2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变革体,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观念的国度,食物背后的道理和故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各个地域的人们在穿、住、用、行上愈发的相似,似乎当下的中国食物是最能区分一个地域特点的了。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日常生活中饮食行为习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时空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环境对人们获得的食物种类起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次,自然环境使得人们为了生存而对饮食结构和食物做出选择。贮存、腌渍、晾晒、冷冻等诸多方式被使用来保存食物,在保存食物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同风味的食物。

舌尖2中说“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白马占堆爬上四十米的高树为弟弟获取蜂蜜,归乡华侨的一顿萝卜饭,为女儿苦练抓跳跳鱼技巧的父亲,养蜂父亲颠簸路途中的患难与共等等,通过食物所承载的那份亲情,是更重要的。

这世间最好的厨师,最好的食物永远都是父母和爱着的人。这不仅在于食物,更是那份亲情。

因为中年人外出务工而造成的“乡村空心化”而形成的“613899”部队,麦客们低下的效率与现代化社会的格格不入,城市化的不断进程,裹挟着一些人们走进城市,进入高楼,而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市场化的大潮,是否会让那些记忆中的味道不复存在?

所以中国这辆列车,请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3

《舌尖》在众多饮食节目中脱颖而出,靠的绝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进最平凡的乡野民间,一边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让观者不自觉的在舌尖上展现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性。

为了给弟弟上大学凑学费上山挖灵芝和天麻的藏族小伙白马,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谭夫妇,以船为家、奔波在东海上讨生活的渔民、行走在秦岭北麓平原的职业麦客,山东农村制作煎饼的老夫妇……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为充沛的镜头,再度瞄准了这块土地上最可爱的劳动人民和食物间的质朴联系,让人们无法不仰视这些寻常人的身影。

节目播出中,网友不断表达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显得不是那么主要了,突出的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采集者、生产者、加工转化者都是由人来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为主的叙事习惯,让人看到更为丰沛的人文气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似乎更应该叫做《舌尖上的中国人》。

但也有观众认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浑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几分刻意:“完全没了第一季淡然乡愁的感动滋味,刻意煽情纠结人情乡味,素材太多展开太广,有些凌乱。”还有观众更加直白的指出该片缺点:“编得像走基层,形在意无存,主题之外承受了太多强加的信息和主观设计,画面够好,剪辑节奏太快。”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4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个异常火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大流口水之际我也有着自己的感叹:

一、电视上的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与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与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们的田野。

钢筋与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与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与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与快乐。

三、转化的灵感。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与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与幸福。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这么容易令人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