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书心得(精选12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间失格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1文章讲的是主人公叶藏的故事。曾经,他是一个自闭的孩子,总是喜欢迎合别人,通过搞笑的方式让身周围的人欢乐,在读了中学后,父亲把他接到东京去读高中,在高中认识了绝木,一个跟他性格很像的混混,在绝木身上,他学会了吃喝嫖赌,后来还因为殉情与父亲决裂,殉情后父亲不再给叶藏寄钱,失去经济支柱的叶藏,深刻的体会到了钱断情亦断的人间冷暖,并由此沉沦。
读完这篇小说,我第一的感受是:其中的主人公看似一个三观不正的混混,实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他小时候说起,他活着就是为了别人,他极尽一切的搞怪,仅仅是为了博身边人一笑,但从他的行为中,我看出了他的恐惧,那种时刻得不到认可的恐惧,就如同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一样认为周围的人,是吃人的野蛮人;不过细细品味,我倒觉得,主人公是一个追求“真”的人,追求一种狭隘的“真”,他认为周围人做的一切都是虚假,你对他们真,他们对你反而有很大的看法,甚至排挤你,而如果你对他们假,他们反倒会哈哈大笑,无比快乐。他定义的“人”终究是要成为人们满意的“人”如若不然他们便会视你为垃圾,使你受尽折磨,而他正因如此便失去了自我。不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人性的善和美,亲人对他的爱都是纯粹的亲情,但在他的眼里,却成了虚伪的。所以当父亲问,他要什么礼物的时候,他并不想满足父亲这种虚伪的满足,于是就拒绝了父亲对他的好意,其实父亲那并非是为了寻求虚伪的满足感,那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美好和温暖的亲情。
叶藏还是个懦夫,他不敢接受现实,只会通过嗜酒抽烟和使用药物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当他因殉情自杀父亲不再跟他汇钱后,他开始一蹶不振,过起了无业游民的堕落生活,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他。
人世间本来充满了美好的东西,但他却不曾拥抱它,而是去以狭隘的眼光去判断它,曲解他,那只是会让你沉沦。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2《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特女士曾经分析过大和民族国民性中的矛盾特性,即“当人们提及日本人时,仍然使用一系列令人极为迷惑的,"但是,又……"等词句……一个严肃负责的观察家在描述日本以外的民族时,是不会一方面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同时又加上一句说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傲慢";不会说某一个国家的民族无比顽固,又说"但是,他们也极易适应激烈变革","……从很大程度上讲,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和平礼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顺从而又憎恨受人摆布……"。对于日本人矛盾的国民性,早已成为日本论著中的论述脉络,无数的矛盾在理性思维推理下无法成立,然而却又如此真实存在。而太宰治,以及他的代表作《人间失格》大概是能证明这个命题的最有力论据。
1948年,太宰治写下《人间失格》后便跳河自杀,《人间失格》无疑成为天鹅之作。作为一部典型的自传体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是太宰治人生轨迹的复刻。大庭叶藏近乎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边缘人”,他性格敏感且脆弱,与女友相携自杀自己虽然幸存却因为女友遇难而获教唆自杀罪而锒铛入狱;他思想反动,参加非法的右翼社团;他终于静下心与一个女子相爱并结为夫妻,却因为歹人玷污了他的妻子,致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他选择吸毒,不时寻找短见。后来,大庭叶藏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抛弃了整个世界,然而却也可怜地被世界抛弃。
不同于川端康成的传统日式写作,或是村上春树式的脱亚派写作,太宰治的颓废无赖派在日本文坛上一枝独秀。
太宰治塑造的大庭叶藏,显示出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骄傲和懦弱同时存在的典型日式矛盾性,即拒绝一切妥协,然而却对现实无力也无心调和,这是对大庭叶藏或者说是对太宰治的颓废最合理的描写。纵观太宰治一生的经历,对比《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两人就像是实像和镜像一般,不谋而合。太宰治短暂的一生中,有五次携不同情人自杀的经历(除最后一次外,其余四次均获救,而他的情人无一逃脱厄运),这样的特别经历,即使是在战后日本作家频繁自杀的怪圈下(如川断康成,三岛由纪夫等著名作家),也是十分罕见的。
一个作家的写作常受到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参照太宰治的经历以及日本战后作家群风格纷繁复杂的现象,可见太宰治的写作与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太宰治生于明治42年,卒于昭和23年,日本经历着对外殖民受挫、战争失败被迫投向美国、封建传统社会被迫向现代化转变、武士道忠诚遭到质疑等种。种创伤。人们开始对那个年代彷徨、迷茫,而敏感、犀利的太宰治迅速感受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在他身上得到催化,造就了他的颓废。一方面,他骄傲地认为“即使悲哀会因此尾随而至,也无所谓,一辈子只要有过一次狂暴的欢乐就够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又只敢向上天控诉:“不抵抗,何罪之有?”
这种矛盾,造成对太宰治,或者严格说是他笔下的大庭叶藏的评价在学术界争论颇大,痴迷者有之,围攻者更是不在少数,客观来说,即使他生前死后一直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况,但对他的评价,还是依然需要按照某个日本作家所说的“无论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他的作品总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灵魂,让人无法逃脱”。诚然,当读者的感情与作品产生共鸣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包括颓废以及懦弱等等,太宰治的笔戳向了那个时期人们心中不愿意或不敢提起,却又难以回避的懦弱,这不免有些令人尴尬,日本右翼作家三岛由纪夫更是直接地道出了对太宰治的不满,但是回过头想想,苏醒懦弱难道不是一种呼唤人性的行为吗(包括三岛由纪夫本身因无法接受日本法西斯覆灭而选择的自杀,也可以算作是某种懦弱)?在某种程度上,这无异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的。
然而,这样一个人,某些时候如神一样启迪、解放世人的人,却以死作为谢幕,而不是苟活于世,究竟那一个更值得肯定一些,我们无从解答。如他所提的问题一样:“请问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大概是只有上帝能回答得了吧。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3死生之事,于作家亦莫大焉。想象这样一个作家,一生以毁减生命为志业,从二十岁起五度自杀,终于在四十岁前了结生命;想象这样一个作家,毕生的写作都是以自身为蓝本,自传体式的回忆贯串文本;想象这样一个作家,生前毁誉参半,死去近六十年还被不断追忆,连忌日都成为节日。他就是太宰治,日本无赖派大师,在日本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列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最后一次自杀是在他三十九岁生日那天,所以从此在日本如果死生在同一天,就会被称之为"樱桃忌"。
文中的主角大庭叶藏大概就是作者的自传体。那个回首往昔,觉得人生充斥着耻辱的人。从小就在讨好身边的 ……此处隐藏7792个字……的本身,但一定也是作者的代言了。就像是《人间失格》里面的叶藏,就是那种敏感性的性格让他接收到了太多别人无法理解与不会理解的“信息”与“情绪”。让我想起科幻、恐怖电影里人物能够听见、看见别人无法知晓的东西一样。本质上我们的都是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类,但是视角的不同就带来,太多不同的内心状态与思考,这些都是属于比常人多出来的思维因子。这种因子可能就可以转换成天赋秉承的材料,也可能变成折磨自己的杂波。就像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纸之隔一样。而叶藏,或者说太宰治就是两种可能的合二为一了。他用他自己的“自杀”的经历折磨出来了的思维因子,来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他把生命与作品中的角色进行了融合,两者不可分割。他39岁就结束了生命,把此生活成了艺术。
回到文章的主题内容:《人间失格》的名字其实就是丧失了作为人的权利的一种“无赖”,日本文学中的“无赖”就是代表着一种绝望之中的无能为力。而主人公叶藏表面上是一个彬彬有礼、非常听话、善于搞笑,经常做一些让人捧腹的故事,画一下搞笑的漫画和写一些有趣的文章。非常讨人喜欢。但怎么就会像前面说的那样阴暗和敏感的内心呢,当你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现作者太宰治直接将叶藏的内心世界表达给我们看。这些搞笑之下就是掩盖着的痛苦内心:
别人的苦恼的性质和程度,都是我捉摸不透的谜。实用性的苦恼,仅仅依靠吃饭就一笔勾销的苦恼,或许这才是烈的痛苦,是惨烈得使我所列举的十大灾难显得无足轻重的阿鼻地狱。但我对此却一无所知。尽管如此,他们能够不思自杀,免于疯狂,纵谈政治,竟不绝望,不屈不挠,继续与生活搏斗。他们不是并不痛苦吗?他们使自己成为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并虔信那一切理所当然,曾几何时怀疑过自己呢?这样一来,不是很轻松惬意吗?然而,所谓的人并不全部如此,并引以满足吗?
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规则、观念、关系。而他都不理解,也觉得自己永远没有办法融入这个人类社会是带来的丧气和恐惧。其实我们的青春期都经历过这些,出入社会的思考、从校园到社会的变形带来的镇痛。只是叶藏的敏感感知力过早的体会到了这些之后带来的绝望与孤独。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是没法融入社会的异类,他对这些规则的真心实意的融入觉得无能为力。于是,他只有搞笑,又用搞笑与别人产生纽带关系。
他努力的去迎合别人,他不知道怎么去要求别人,连笑父亲要礼物这件事都做不好,父亲说有一种孩子们很喜爱的面具,问他要不要的时候,他也无法做出决定。弄的父亲不开心。叶藏在这种没能讨父亲开心的行为中焦躁不安的同时半夜的悄悄的在父亲的记事本上写下了面具。第二天父亲一个劲的笑着说这事叶藏的恶作剧。读到这时,似乎就能一下子的感悟到了,叶藏那种理解不了他人,也无法被理解的“无奈”之心。
这种不是出于自己本心的搞笑行为,就成为了他自认为的“人格”的最后屏障和与“人类”接入的接口。这种脆弱的,当被故事中、现实中的“人事物”打破击碎的同时,也就带来了生命最后的自我审判。
又或者说,我们曾经何时不也曾为了迎合别人而做出一种不符合自我意识又或者更严重到自我厌恶的无能为力呢?而这种无能为力的背后带来的思考是不是就是“生而为人,真是对不起。”而太宰治把握住了那个时代里的这些痛苦的本质与根源。而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就业压力里、生存压力、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压力其实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苦闷。又或者太宰治有微博的话:“搞笑,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或许他就成不了太宰治了。
话说我是喜欢太宰治写的那篇《大力士》的,里面的女性角色多了一点俏皮可爱。那一刻我觉得仿佛看到了太宰治写作的俏皮微笑,只是不知真假罢了。
读完《人间失格》回归到自我本质的养分里,其实就是要去明白:我们所有的痛苦、丧气、失落里都不曾孤单。同样也感谢互联网的时代能够让我们在群体中因为某种共同的认知感,结成集体获得认同感。同时也一样需正经、可爱的面对可能会遇见的那些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去哪?
这就是这篇文章带来的思维因子与价值养料。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12去读《人间失格》,是因为据说这是近乎于太宰治遗书的作品(或者说更像是自传?)。提到日本的名作家——芥川龙之介,自杀;川端康成,自杀;三岛由纪夫,自杀;太宰治,自杀……真是令我感到一种诡异的好奇,好奇他们在最后时刻,到底是怀抱如何心思赴死,好奇他们所在的境界,莫非真是非死不可的境界?
我记得有人说过,疯子和作家的区别,就在于疯子把他所见所思都说了出来,而作家则是写了下来。《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似乎也正验证了这一点。
确实是疯狂的境界。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叶藏玩反义词游戏的那一段。黑色的反义词是白色,白色的反义词是红色,红色的反义词又是黑色,花的反义词是蜜蜂,恶的反义词是善,光明的反义词是黑暗,那么,罪的反义词是什么?叶藏说,是罚,罪与罚,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
不可思议,却又完全能够接受,觉得好像一瞬间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然而我又感到恐惧,如果太过认同他,也许有一天我会走上和他一样的道路。
偏偏情不自禁为叶藏的种。种反应而赞叹。
对于叶藏此人,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一个反社会人格的穷凶极恶的大凶之人,看完之后却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极端麻木与极端敏感并存之人,没有想象中的凶恶,只是对世人期望过高,自卑而又厌世,弱不禁风的人。如同太宰治的笔名,自称dasai,自认“差劲”。
文字里有种压抑的呼吸,仿佛黑夜中看见白骨铺路,鲜红血液流淌如引路明灯,灰白雾气缭绕四野,雾气里鬼语啾啾。我不敢说话,问身在何处,亦不敢反抗,只静看人世如炼狱生烟。业火烧到了脚下,我认命。如果那青面獠牙的是人,那我不配为人,但那是我的错吗?是我的错吗?是吧。虽无青面獠牙,我也罪孽深重,若果然无解,那我便自堕阿鼻。
于是,果然无解。叶藏进了疯人院,而太宰治投水而死。
此处却生出异样的美感。一种问道极致的悲哀。都说太宰治是看了太多人世丑恶,终于不堪忍受。恐怕不仅是丑恶,即使是美好,知道得太多,也会让人悲哀吧。知识越多越恐惧,我是这么想的。
刚出生时,人在一个没有知识的世界里。这里没有光,尽是黑暗。但是这个时候,人看不见黑暗,因为他不懂何为光明。所以他不会为黑暗的无边无际而恐慌。
通过学习,人获取了知识。便如同人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最初他很兴奋,他会尽量想要把光的范围扩大一点,让光强烈一点。这个时候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感到生命里有光了,就很满足了。
可是很快,他就会觉得有问题了。光出现了,让他意识到了黑暗。黑暗是无限的,正如我们的无知是无限的,而光是有限的,正如我们所能掌握的知识。此刻人就会感到不安。
继而光束扩大,人会发现,随着光明的范围扩大,他所能看见的黑暗的范围也增加了——可以类比为圆,圆面积越大,圆周长越大。
如此不停继续下去,他将会被那永无止尽的黑暗所震慑,继而颤栗,继而咆哮,继而歇斯底里。
那该如何是好?
即使是为了美好而去,也必将看见黑暗,这就是人间。面向阳光,背生骷髅,这就是人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