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时间:2024-07-17 23:44:40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档案管理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1

近年来,我村在市档案局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管理水平,在努力实现档案工作“五有一实现”的基础上(有领导分管、有专职档案人员、有档案管理制度、有相关档案、有档案框架、实现各门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大力加强村级档案室的规范化建设步伐,使档案工作在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中发挥了应有作用。现将我村档案管理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一、档案管理从高标准起步

从我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由于原有的档案室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年代久远,之前的档案信息遗失严重,再加上年久失修、管理不善,以及人员、技术、设备等条件的相对落后,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农村建设工作对档案管理的基本需求。我村克服困难,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加大对村档案室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配备了足够的档案柜,在档案室安装遮光窗帘,配备电脑、灭火器等设备,形成了设施齐全、便于查阅的保管条件和工作环境。档案设备的添置,为档案管理的高标准,高质量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档案管理向规范化迈进

一是从硬件上进一步完善。为使档案统一规范、档案工作达标,我村安排出专门的档案室,购买专业的档案柜,配备了电脑等设备,购置了全新的档案盒,并且每年都投入一部分资金,不断完善档案室设备及用品。二是从软件上进一步强化。我村档案室配有专职档案员,并制定了有操作性的《档案整理工作方案》同时我村着力抓好档案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人员到村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在档案的存档范围上,我们从单一的文书,扩展到了包括文字资料、各类荣誉、声像资料等更多类型、更广范围的较齐全的档案门类。

三、档案管理走上制度化轨道

一是通过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巩固档案管理成果。我村分别制订了《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和保密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等各项档案工作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同时,为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好档案利用工作,各村都编制了文书档案卷目录、全引目录等资料,积极利用档案为我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二是从档案来源抓好档案管理工作。我村的文件材料归档主要包括了农村的历史沿革、人文风俗、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庄规划、新型合作医疗、国家支农补贴管理等各个领域的资料信息。还有上级下发的文件材料;工作总结、计划、汇报;工作中签订的协议、合同书;典型经验材料、领导讲话;还有声像档案、荣誉档案等等。可以说每个村干部的工作内容,都会有涉及到档案工作的部分,所以要求每个村干部都要定期对其工作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及时归档,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针对历史原因造成的档案缺失,要组织人手,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及时抢救和补充了一部分重要历史档案。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村被评为“台中市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但与其他村相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使档案资料逐步走向实用化,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2

在xx档案室的指导下,我严格按照社区档案的归档要求,虚心学习先进社区的宝贵经验,结合我社区的工作实际,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较好地完成档案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保证资料收集完整性

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居委会成立初时,社区领导便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次召开档案归档工作会议,强化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归档意识。深入各个部门收集资料,聘请xx区档案局的有关专家到我居委进行工作指导,根据xx区、xx街道对村居的归档要求,严格按照社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认真钻研档案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档案资料保管保护工作

所有档案资料专柜存放,专人保管,定期对其数量和保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规范使用管理程序,定期对档案资料除尘消毒,保持档案的整洁性和完整性。

三、今后工作计划

强化归档意识,规范立卷归档程序。在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积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改进方式方法,明确其资料的归档范围,研究档案信息归档后的检索、利用服务的科学方法,发挥档案信息资料的最大效能。

深入学习档案规范,加强交流和沟通。在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区、街道组织关于档案理论知识学习的培训,向档案工作做得较好的村居多交流沟通,参观学习,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努力编研,积极补充原始资料。认真总结往年文件归档的执行情况,积极补充原始缺失的资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完整。

xx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仍将档案管理工作放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团结合作、齐心合力、克服困难,争取把社区的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医院领导及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触及到地知识,使我受益终生。所以必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努力工作,认真学习。

具体工作成绩如下几点:

一、参加下乡65岁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完成体检表的汇总、完善、回执等各项工作,服务人群达到了1586人。

二、上报国家疾控网死亡报表,已经上报157人,办理医学死亡证明书27人次。

三、目前全镇建档人数达到了27733人,常住人群21067人,流动人群6125余人,暂住人口650余人,系统修改和调整人数达到了4720人,清理出死档357余人,新建立档案410人,迁出、迁入户籍人数为220,申请迁入18人,失踪人数为:2人。

四、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对待业务知识的学习。平时,多看、多问、多想,,此外,认真参加各类培训和工作例会,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掌握了更多业务知识。在生活上发扬了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尊老爱幼、真诚待人,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使自己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虽然完善了一大部分的档案,信息更新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变化,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此处隐藏21079个字……>身份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正确识别通信用户或终端的个人身份。最常用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的身份。通行字一般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本人和所使用的计算机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会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系统内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比较验证。如果验明他为合法用户,就可接受他对系统进行访问;如果验证不合法,计算机就会拒绝该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

2.3防写技术

将数字信息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作任何修改,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数字信息内容,从而达到保护其真实性的目的。

三、电子公文的完整性保障

传统文件的完整性保障主要是通过鉴别文件最初形成的信息内容和载体是否被破坏过,是否保持着作为证据所要求的各要素。而电子文件的显示,却随着使用软件的不同,其外观可能不一样,再加上电子文件的信息与其载体又是可以分离的,因而使得传统文件完整性的判断标准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一是指电子文件和与之具有有机联系的其他相关文件数量齐全;二是指每一份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没有缺损。为此,要求电子文件归档时,有关电子文件的支持软件和软件的支持文档、以及有关的元数据都应同时归档。在同一活动中,有时除了形成电子文件之外,还可能形成一些纸质文件,为保持这些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同一活动中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完整性,应尽可能将这些纸质文件作数字化处理,作为电子文件一并保存。对于在不同应用系统中分散形成的、不同媒体的内容相关的电子文件,如有关同一事件的电子文件一部分在电子邮箱中,一部分在电子表格或相关数据库中,则应收集齐全并保持有机联系。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按公文处理流程生成的公文,其构成要素包括文件处理单、原文、附件、电子文件的纸质拷贝件等,都应纳入归档的范围。

四、电子文件的可读性保障

电子档案来自各个方面,来自各立档单位,往往是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形成的。其内容格式及数据结构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在利用过程输出时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的不同。又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公文形成时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不久就有可能过时,以致新的软硬件无法读取原先存储的数据,所以为保证数字信息档案长期可存取性,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4.1采用通用技术

目前,电子公文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很不统一,这将给今后利用工作带来许多的困难。所以在电子文件归档时,应把属于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通用的文件格式;或将电子文件建立在通用的数据平台上,以消除由于技术不同或技术过时所带来的影响。一般文字型电子文件以ml文档和rtf、tt为通用文件格式;图像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影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文件格式;多媒体音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

4.2打包保存法

打包保存法就是在保存电子文件的同时,将与电子文件相关的软件及其应用系统一并保存,并与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在使用该电子文件时,可运用与该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的这些软件系统进行读取。此法一般是针对那些无法转换为通用文件格式的电子文件,如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动态影像文件,应注意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

4.3拷贝法

拷贝是在原来的技术环境下,适时重写信息数据,防止由于存储载体物化性能变化而引起的信息丢失,这也是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一种基本方法,此法目前已大量地应用于磁盘、光盘、磁带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上,但它不能解决电子文件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过时所引起的长期保存问题。

4.4再生性保存法

再生性保存法是指将技术过时的存储在磁性载体或光盘上的电子档案管理,适时地转移到纸张上或缩微品上的方法。这样利用时就不再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读取,从而避免了计算机软硬件过时所带来的麻烦,并能很好地保证电子文件长久的可读性。其不足之处是失去数字化信息可远距离传输、检索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而且,有些电子档案信息,如声音信息、视频信息、超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等也无法转移到纸上或缩微品上。

4.5迁移法

迁移法就是将数字信息从一种技术平台转换到另一种技术平台上的复制方法,它是计算机软硬件变化适时改变数字信息格式的一种处理过程。这一过程使得数字信息在将来也可以被读取。迁移也意味着数据信息从一个存储载体转移到另一个存储载体上,以进行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与读取。采用迁移法,通常是将对软件依赖性强的格式迁移到对软件依赖性低的通用格式上。或者将数字信息从品种繁多的格式迁移到易于管理的标准格式中。目前迁移技术被认为是保护数字信息长期存取的必须和恰当的选择。但迁移也不能“一劳永逸”,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升级,还应适时再迁移,从而使数字信息随技术更新而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存。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一般地说,对于使用频率很高、软硬件技术未过时的、仅是存储载体理化性能发生变化的,可采用拷贝法;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软硬件技术已快过时的,可采用迁移法;对于使用频率较低、软硬件技术已快过时的、并且确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数字信息可用再生保存法。

五、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这也是确保电子信息档案真实可靠的重要措施。

5.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是由人制作的,其管理和利用都要按人的意愿进行。因此对参加电子文件制作和参与管理的人员必须加强管理,以防不测。必须制定一套人人都应遵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约束涉及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人员的行为。实践证明,良好的安全规范是保证数字信息安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5.2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在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仅靠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对涉及电子文件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或短期培训等途径,提高他们对保证电子文件和档案真实、可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科学管理电子档案的素质,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并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5.3建立全过程的管理制度

要实现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的科学管理,就必须贯彻“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原则;为保证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与安全性,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手段,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电子文件从形成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性。因此,建立全过程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职责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如电子文件形成之后,要及时收集积累,以防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丢失;电子文件归档时,要严格检查相关文件是否收集齐全,否则就会给将来利用带来困难和麻烦;迁移时,要认真检查是否发生信息丢失。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将对数字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造成危害。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