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点儿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雨点儿说课稿1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巴、把”3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植物的生长与雨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披文入境。
1、出示课件:雨点儿调皮地从天空降落,伴随着沙沙的雨声。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看到这样可爱的小雨点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它?
4、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看课文,听课文配乐朗读。
2、这么美的课文,想自己读读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自读课文,在课文里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读拼音或问同桌。
4、CAI课件出示生字,老师已经把生字都找到了,黑字是我们要认识的绳子,红色的是老师给它找的朋友组成的词语,你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5、去拼音,打乱顺序读。
6、去朋友,你还认识它吗?
三、细读课文。雨点儿说课稿_雨点儿评课稿
1、生字学得好,课文一定会学得更棒。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你认为他读得好就拍拍手表扬他。
3、你觉得自己哪一句读得好,读给大家听。
谁认为自己读得更好,向他挑战吧。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读一读。
(知道读好问句,并相机理解“数不清、飘落”)
4、和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朗读雨点儿的对话。
5、CAI课件演示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动画,看吧,雨停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6、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带着高兴、喜爱、赞美的语气读读第五自然段。
7、老师也找来了一张图画,仔细看看,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美丽的露珠 从 树叶上 从
8、假如老师是雨点儿,你们是小草、小花、小鸟、鱼儿……你会对老师说什么?
创设情境,师生对演。感受动植物对雨点儿的感谢,并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9、把自己想象成雨点儿,自由地配上动作,把课文读给小伙伴听。
四、指导书写生字。雨点儿说课稿_雨点儿评课稿
五、作业:仔细观察雨后大地的变化,把它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你最想说的话,好吗?
雨点儿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1、2、3、4自然段。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三、设计理念:
1、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张扬个性,陶冶行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
四、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是歌曲导入,认读课题:《小雨沙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放在开始,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出课题,也比较自然。而课题“雨点儿”这个儿化音是一个朗读难点,我试图通过反复范读来降低和突破这个难点。
第二部分是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前面接触的大多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部分里我先范读了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接着便是分段朗读,同时学习生字。如:第一自然段,先学习五个生字,每个生字学习都有侧重点,“数”、“清”、“彩”重点正音,并了解多音字“数”, “飘”、“落”重点记忆字形。然后再认读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 继而整合成一整句话,有了前面的制、词递进教学,读好整句话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最后在学完生字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朗读全文。
第三部分是学习课文,朗读感悟:第1自然段重点理解“数不清”和“飘落”这两个词语,并进行语言训练:( )数不清;( )从( )飘落下来。而第2、3、4自然段,则是要让学生学会“问”练习“答”和“说”,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的语气。采用多种形式的分角色朗读读好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第四部分是指导生字书写:先让学生观察“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观察所得,然后通过教师一笔一画的范写到学生临写,最后是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次练写。
第五部分是设置悬念,为下节课做铺垫,并在《小雨沙沙》的音乐声中结束教学。
五、教后反思:
纵观本堂课,以下几点是我力求体现的:
1、生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我把识字、认词、读句、学文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初读第1自然段时,从学习生字 “数”、“清”、“彩”“飘”、“落”着手到认读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 继而整合成一整句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层层递进。后来在具体学文感悟环节,通过调动学生日常生活感知理解“数不清”,又借助纸片演示理解“飘落”,进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这种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2、以读为本,注重朗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低年级的儿童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起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讲,正确的朗读是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 ……此处隐藏20037个字……的空间,他们就能带给你多大的惊喜。当学生自己领悟了“数不清”、“飘落”等词语的意思时,他们的朗读一定是到位的,也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自觉地运用。
3.品读阶段:
低年级的儿童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对于他们来讲,正确的朗读是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我选择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理解文本。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五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
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画。教师范读,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使凝固的语言文字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沙沙沙,沙沙沙,雨点儿就要出发了,孩子们,现在就让我们赶快变成小花、小草,共同感受雨点儿带给我们的快乐吧!”“小花、小草们,雨点儿轻轻地落在你们的脸上、身上,你们感觉怎么样呢?”“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浓厚,思维那么活跃,朗读那么到位,想想那么丰富,表演那么逼真,朗读训练也就会扎实有效。而“让学生懂得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了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水,才会更加美好。”这一教学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突破。
4、指导生字书写:先让学生观察“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观察所得,然后观察教师范写再学生临写,最后进行反馈,再次练写。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板书时教师规范的书写,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人文素养等将对学生将起到无声的熏陶作用。
(三)、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
雨点儿说课稿14《雨点儿》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便于学生阅读。
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识字、写字,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在教学时我合理利用农远资源,通过有计划地播放教学光盘,与电视老师互相合作,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接受式、填鸭式教学的缺陷。特别是课改后的语文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远程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意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开始,我先播放光盘,出示谜语,学生立即就会融入电视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动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继续播放光盘,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做游戏、跟学习伙伴比赛学习等,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能够使声画并存,生动直观地将教学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的协调作用,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使语文课充满了情趣。
二、读想说写,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本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在教学光盘的作用下,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教师适时引导,锻炼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实现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读”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观看光盘听电视老师提出初读要求后,我马上让学生交流重复电视老师提出的要求。这样做既能养成学生爱倾听的习惯,又避免了学生出现盲目读书的现象。读通全文后,我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词语,包括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认读,出示卡片领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反馈检查时,让学生做“戴帽子”游戏。在引导学生理解“飘落”一词时,我让学生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比一比,去发现句子,理解词义。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在指导学生研读课文当中,安排了学生挑选喜欢的自然段轮读课文以及和学习伙伴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悟景,读中悟情,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想象,抒发感受。教学时,我让学生说说你喜欢雨点儿吗?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你想对它说什么?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播放光盘再现美景。媒体创设了情境,而情境又助燃了感悟。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教学重难点也迎刃而解。同时我还重视语言文字的练习,引导学生用“……从……”的句式说话。此时,学生的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从而获得了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识字要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和写字相结合,所以在最后环节,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本课的生字都是独体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光盘领悟写法,然后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高低长短,把字写匀称。
三、转变观念,凸现教师角色
在教学《雨点儿》时,我播放光盘十三分钟,在不同环节有选择地进行了暂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播放谜语先请学生猜,继续播放听电视老师明确读书写字的要求,看电视老师演示领悟“飘落”,观察电视屏幕的图画理解文意,跟学习伙伴同步学习、比赛学习等,这一系列操作步骤都是教师对教学光盘这一载体的科学利用,是教师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途径。可见,利用光盘教学,并不等于说教师只是一个简单的光盘播放员,带着光盘直接去上课就可以了。与传统教学相比,它需要教师做好更为细致的准备工作。播放光盘不是盲目的,教师要选择看的方式、看的时机和看的次数。光盘中的哪些地方应该以看为主,哪些内容应与电视里的师生互动,哪些内容需要粗看或细看等,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考虑清楚,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形成光盘、学生、老师三方互动的新课型。毋庸置疑,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与传统教师角色所不同的是,现场教师与电视老师共同执教,融合教学。
由于本人的经验和水平有限,对课堂上利用光盘教学也是初次尝试,在教学当中一定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同时也在此向给我这次锻炼机会的宋校长和各位领导表示感谢,向对我这节课进行精心指导的凌主任和各位老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